跳到主要內容

新南甜瓜




        壯圍鄉新南村位於蘭陽溪出海口旁,沙質土壤的特性適合根系不耐水淹的作物生長,其中又以哈密瓜的品質最為出名。

        鎮安宮為村里的廟宇中心,供奉腳下右踩蛇左踏龜的玄天上帝,恰好鎮守著如龜蛇把海口的地理環境。近年來主委黃國添先生努力推動文化保存:「希望能推廣在地農作生產的傳統文化,替哈密瓜、青蔥、南瓜提高知名度。改善農民收入回饋給在地廟宇鎮安宮,香火更興盛之後也會帶動地方熱絡」。在黃主委文化復興的號召之下,每年祝壽延的貢品都富有巧思,好像在呼應帝爺公踏龜的意象,準備了各種形式的壽龜給帝爺公祝壽,大致是由水果與餅乾、麵條、飲料等食物拼成龜的形體。

由於帝爺公聖誕時接近三月底,新南特產的瓜果類都還無法採收,否則以村民們的創意與誠意一定會用上最嬌貴的新疆哈密瓜來做成奉龜。

        每年替帝爺公祝壽保佑風調雨順後一個半月,大家喜迎哈密瓜季來臨,新南休閒農業區裡的農民大多都種植哈密瓜,因此每年壯圍鄉都會特地舉辦哈密瓜節,除了直接品嘗瓜果的香甜,更將水果入菜,透過創意呈現哈密瓜不同層次的風味。


      印象裡越香甜的哈密瓜肉會越鬆軟,但與一般網紋哈密瓜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成熟的新疆哈密瓜依舊保有香脆的口感」,那樣的脆口度不只是靠近表皮層,而是令人驚豔的整口果肉感受,將哈密瓜切片後包入生菜、香鬆、花生粉、炒香的鹹香肉末、小番茄,再擠上一點美乃滋,最後用潤餅皮裹捲,一口咬下後,口腔裡的味道層出不窮,鹹甜交疊,潤皮的軟與密瓜的脆、最後由微酸的番茄解膩,一不注意就會吃上兩三個,國添老師示範的這道「瓜瓜捲餅」簡單又方便攜帶。哈密瓜的名字從清朝流傳至今,其實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裡,由哈密市所產的甜瓜最為著名,故得此美名,期待有朝一日新南能驕傲地冠上自己的名字:「新南甜瓜」,替壯圍鄉的高品質農產打開名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廟宇開春鹹粥派對 - 上集

祭祀女媧娘娘的補天宮鹹粥宴盛況         壯圍鄉為宜蘭縣內重要的農業生產地,地貌大致平坦,濱海可以最美角度遠眺龜山島,鄉村景觀大抵是一塊塊切割有緻的稻田與散落的農舍,除了土地公廟分地界看顧之外,大大小小的宮寺廟更將近有二十座,民間信仰密度之高,讓進香客們開玩笑的說沿著濱海公路拜一趟,肚子就再也塞不下了。         讓這些進香客招架不住的正是冬天裡暖和身心的鹹粥!

共食的意義

質疑「共食」這個詞彙是否只是另一個時代流行下的產物,到底共食帶來的公共性、社會性意義為何?         漢人的中式菜餚喜歡以大桌圍聚的形式,以手中的小碗、筷伸手挾取盤中飧,如此連續的行為直到用餐飽足,而團聚的形式又偏好以圓桌強調團圓之美滿祝福的符號象徵。西方文化裡的家族聚餐一樣有所謂的大盤菜餚,透過湯匙、刀、叉分配後在自己的「個人盤」享用,如尚未飽足才又進行下一輪的分裝行為,團聚的形式偏好以長桌憩坐兩側來互動。

豆腐乳~搓入時間的甘醇味

        宜蘭氣候受東北季風的影響,一年下雨天數為全國之冠,而這樣的地理條件下生活的常民更懂得把握短暫的炎熱夏天將食物透過醃、燻、日曬、釀等方式,將一年一穫的珍貴農產品,變成整年度慢慢品嘗的美好。